Search

今天有機會和早療夥伴討論如何進行以家庭為中心的療育服務,順手畫了這張圖,我想藉此與所有夥伴及家長分享...

  • Share this:

今天有機會和早療夥伴討論如何進行以家庭為中心的療育服務,順手畫了這張圖,我想藉此與所有夥伴及家長分享一下。

我建議療育單位在一開始服務時,應該先向家長說明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相信孩子最有效的療育服務是家長能夠在日常生活作息中提供給孩子更多的發展刺激與練習機會,因此後續全程都要參與評估與服務的過程。

評估過程中請家長說說孩子接受早療時有關孩子及家庭關切的事項,當作自己評估孩子的架構,分析孩子的狀況與影響孩子行為表現的因素。

接著請告知家長評估的結果,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並且詢問家長希望孩子接下來半年能夠學會的技能,還有在哪些作息時段會最有幫助孩子對於生活情境的參與。

療育人員接著要將家長期待進步的事項,轉化為以參與為本位的功能性目標,療育人員孩子可以保留原本專業為孩子設定的療育目標,不過要記得這些專業的療育目標,都是為了達成家長期待的功能性目標。

接著可以把這些功能性目標用目標達成量表(GAS)的方式列出,作為定期(例如:每半年)評量成效的工具,所以可以定期與家長共同討論進展與成效,我們可以把孩子的現況期放在-2的欄位,把家長期待的行為表現放在2分,把我們評估後預期可以達成的行為表現放在0分的地方,與家長討論孩子的現況與我們希望孩子進步的方向。

所以若是我們幫孩子訂了五個功能性目標,半年後評估目標一由-2進步到1,那就是進步了3分,達成了目標,目標二由-2進步到0,進步2分,也達成目標,目標三由-2進步到-1,進步了1分,但沒有達成目標,目標四由-2進步到0,進步2分,也達成目標,目標五由-2進步到0,進步2分,也達成目標。總結來說,五個目標有達成四個目標,目標達成比例為80%,以進步分數來說,若每個目標都進步兩分,那應該進步10分,現在五個目標進步的分數加起來進步了10分,所以目標分數達成比例為100%。

療育單位可以定期統計所有服務個案的目標達成比例平均值,及目標分數達成比例的平均值,作為服務方案的成效統計資料。

我也建議療育單位與家長建立line的聯絡平台,每次療育結束可以把居家療育建議貼在記事本,療育過程的相片也可以貼在相本,並請家長回饋執行的結果與問題,讓療育人員在下次進行療育服務時,可以針對家長的回饋進行討論,才能夠真正幫忙家長在家中持續提供給孩子更棒的發展刺激與練習機會,這樣才能療育服務發揮最大的成效。

把今天訪視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療育人員與家長一起合作,讓早期療育服務發揮最大的效益!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這個粉絲專頁主要是希望倡導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服務,希望家長與早期療育的夥伴們能夠一起努力,讓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最多的學習機會,得到最好的發展!
View all posts